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学术成果
“中国制造2025与教育应对”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16
基于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新态势、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联合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并于2015年5月由国务院全文发布,力图在未来十年实现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推动中国迈入制造强国之列。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它是应对全球技术体系变革以及国内、外环境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 当前中国制造面临着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转型升级日益迫切。 在资本雇佣劳动、技术变革依赖人才创新的逻辑路线下,在国家经济治理思路转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本供给效率与供给结构对于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人才战略和教育战略的布局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适应、甚至适度超前于经济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取向。 国家有关部委司局、各高校研究机构,均对《中国制造2025》做出了积极响应,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也已逐步展开。我校由此承接了教育部《中国制造2025与教育应对》课题。本课题试图对以下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多单位的调查与研究,揭示人才培养中的既存问题,探索切实的解决之道,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教育的应对建议。
制造强国的实现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
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向对人的知识和能力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制造业人力资源状况在哪些方面存在缺口?
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与教育自身规律存在怎样的关系?
未来我们应该搭建怎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育系统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以及微观层面的学校治理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国际上有哪些经验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详见全文)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它是应对全球技术体系变革以及国内、外环境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 当前中国制造面临着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转型升级日益迫切。 在资本雇佣劳动、技术变革依赖人才创新的逻辑路线下,在国家经济治理思路转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本供给效率与供给结构对于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人才战略和教育战略的布局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适应、甚至适度超前于经济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取向。 国家有关部委司局、各高校研究机构,均对《中国制造2025》做出了积极响应,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也已逐步展开。我校由此承接了教育部《中国制造2025与教育应对》课题。本课题试图对以下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多单位的调查与研究,揭示人才培养中的既存问题,探索切实的解决之道,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教育的应对建议。
制造强国的实现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
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向对人的知识和能力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制造业人力资源状况在哪些方面存在缺口?
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与教育自身规律存在怎样的关系?
未来我们应该搭建怎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育系统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以及微观层面的学校治理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国际上有哪些经验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详见全文)